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十大报告专家解读11|王飞:
“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逻辑

信息来源: 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 2022-11-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主动、历史大势、历史进步的根本所在,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科学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重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发展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行,根本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行。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吸收人类思想基础上创立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特殊规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为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科学的大门,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光明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理论,照亮了人类社会继续前进的道路,给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人们带来曙光,无产阶级带领广大劳动人民拿起“ 批判的武器”,在求翻身解放的道路上迅猛奔跑,探索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发展的新路,“缩短和减轻”历史进程中的“痛苦”。中国共产党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辉煌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是完全行得通的。

二、马克思主义行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主义行,关键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行。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能够科学揭示现实运动的规律和未来,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原则、出发点和方法,推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宝贵的实践品格。中外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史充分证明,只要将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结合好,努力克服形形色色的“左倾”和“右倾”错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就一定能够迎来发展的高峰,反之,则必然处于运动的低谷。毛泽东强调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开创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成功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社会主义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中国共产党人扎根中国大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践行初心使命,持续革命,推进建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科学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使民族摆脱了屈辱、走向了复兴,使国家摆脱了落后、走向了现代化,使人民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以举世瞩目的奇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交出一份靓丽的答卷。

三、马克思主义行的发展逻辑

马克思主义行,要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行。我们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为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体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将马克思主义推向21 世纪,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掌握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就是掌握了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重大问题的密钥,就能够掌握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必将为我们沉着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必将更加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崭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全过程民主,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致力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人民民主与自我革命融合发展的模式,必将更加激发中国改革创新的动能,更加可期地迎来高质量发展新的里程碑,更好地彰显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更加有力地展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